【活动总结】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“党员200”计划主题活动回顾

发布者:李鑫发布时间:2025-10-23浏览次数:10

活动目的

为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深化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战略要求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以党建引领育人助力非党员学生在思想、能力、作风上成长,同时提升党员实践能力,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于2024学年第二学期开展“党员200”计划,强化党组织凝聚力,推动党员与非党员共同进步,营造团结互助、接近党组织的氛围,激励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。

活动体会

党员代表:这次“党员200”计划,不只是简单的“帮学”。给结对同学讲专业重点、规划发展方向时,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了;带他们参与志愿服务、学习理论时,也更明白了党员“带头干、真心帮”的责任。看到同学成绩进步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,才发现“帮扶”是双向成长,既传递了温暖,也让自己的党性修养更扎实。

非党员代表:在参与“党员200”计划前,我对党组织的认知多停留在概念层面,未能将其与日常学习生活建立关联,总觉得这份“先进”离自己有些遥远。而与党员学姐的结对帮扶,让我对党组织有了全新的感知。党员学姐不仅帮我剖析专业难题、梳理学业思路,还结合自身经历讲解党的宗旨,更带动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,让我切实体会到党组织的实践意义。这段经历里,我更主动开始关注时政、参与理论学习,逐渐明确了向党组织靠拢的方向,渴望未来能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,为集体贡献力量。

过程展示

经学院统计与党建中心评定,活动取得丰硕成果:

(一)优秀结对小组

以学习进步、活动参与、问题解决、理论学习积极性等为标准,以下小组表现突出:

1. 袁姿韵&周婕瑜(104.22分)

2. 高忻然&徐振雨(108分) 

3. 陈小婷&陈柯伊(83.5分)

奖励:优秀小组党员加30小时志愿时数,非党员获院级通报表扬;考核合格小组党员加20小时志愿时数。

(二)最佳奉献小组以下小组在志愿服务中贡献突出:

1. 童浩淇&朱宁厅(共计志愿服务时长428h

2. 冯清怡&王懿欣(共计志愿服务时长125h 

3. 韩亦菲&叶晨敏(共计志愿服务时长98h

奖励:获得党建工作中心小礼物。


活动意义

本次活动创新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协同育人机制:1.打破党员与非党员沟通壁垒,让党组织影响力帮助群众,非党员找准发展方向,增强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与信任感,激励向组织靠拢;2.提升党员实践能力与先进性,形成“帮带他人,锤炼自己”的良性循环;3.融合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,突破传统学习模式,增强互动性与实践性,凝聚组织合力,为党注入崭新青春血液。“党员200”计划虽已落幕,但学院党建工作中心将持续总结经验、创新形式,推动党建活动走深走实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。